池州市:文明花开满城芳
“生为我中华,死亦为中华。愿洒一腔血,浇开向阳花。”为礼赞党的二十大,以池州籍革命烈士凌霄为故事原型,创作的黄梅戏《凌霄花开》近期在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精彩上演,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壮志豪情。
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池州市将着眼新时代文明实践“建管用育融”一体化推进,拓展文明实践阵地、创新文明实践载体、汇聚文明实践力量,确保文明实践始终与群众需求、城市发展同频共振。
拓宽文明实践新舞台
建强阵地、常态推进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。为实现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”目标,池州市紧密结合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乡村振兴战略,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布局,实现县(区)、镇(街)、村(社区)三级阵地全覆盖,推动形成集思想引领、道德教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。
各县区按照“一个中心、n点辐射、全域覆盖、多重功能、共享使用”建设标准,2022年底前计划整合学校、文体广场、场馆设施等1200个,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800个。坚持突出精准、注重实效、形成常态,组建县(区)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,完善理论政策宣讲、文化文艺服务等“8 n”常备志愿服务队伍,打造构成多元、扎根乡土、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600支,骨干志愿者23057名,2022年底前计划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场次。
为确保文明实践常态长效推进,推行县(区)、乡(镇)、村“三级书记负责制”,建立健全结对共建、督查考核、资金管理等机制,印发《池州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》等文件,明确6项重点任务、26条具体工作清单,组织35家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,会商解决阶段性重点难点问题。
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
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蔚然成风。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持续打响“理响池州”等19个志愿服务品牌,吸纳高校教师、退役军人、道德模范等组成宣讲团,将本土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宣传宣讲,精细提炼“一刻钟宣讲”“板凳课堂”“小院宣讲”等特色做法,2022年底前计划开展“永远跟党走”“强国复兴有我”“我眼中的这十年”“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”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以“文明实践 ”形式,创新打造“文明集市”,结合方言土语、地方文艺、非遗传承等形式,2022年底前计划创编、排演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汇演800场次,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文明实践的魅力。
汇聚文明实践新力量
品牌塑造、创新载体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。持续深化“红色木塔”“春雨烟柳”“爸妈食堂”“田园课堂”“浦小帮”“益起成长”“沐童护苗”等彰显地方特色的76个实践品牌项目。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问题,建设项目库26个,设计推出普惠性项目122个;紧扣养老、育幼、帮困以及疫情防控、抢险救援等设计推出特惠性项目47个;着眼互帮互助、邻里守望,设计推出互惠性项目31个,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着眼“点单”“派单”“接单”“评单”相贯通工作模式,畅通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渠道,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清单,预计今年年底达1.5万余条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关爱、志愿者礼遇等激励奖励机制,以文明行为“小积分”撬动文明实践“大能量”,汇聚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从聚民心暖人心的理论宣讲到“红马甲”志愿服务走街串巷;从创新形式的文艺汇演到零距离向群众“接单”的人文关怀……池州市让“文明实践”融入城市血脉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(通讯员 杨娟)
敬请关注“安徽文明网”微信公众号